还有三四尺长,用山里红而非山楂,抹了糖饴,穿成一大串的。
但无论哪一种都是不能吃的。
试想一下,这些东西立在风沙里吹了半天,沾满泥沙如何入口啊?
买他的人,无非是兜里闲钱多,只为了好玩,图个看着喜兴罢了。
风车也是同理,厂甸的风车是别的地方看不见的,是地道的风土工艺品,都是京郊农民利用冬季农闲做的。
他们用高粱杆扎成“日”、“田”、“品”字型架子,用高粱篾片圈成直径三四寸的圈儿,中间做一小轴,东昌纸条染成红绿色彩,把圈和轴粘成一个彩色风轮。
用胶泥做成铜钱大小的小鼓框,用两层麻纸裱在一起做鼓皮,制成小鼓。
然后把风轮、小鼓装在架子上,风轮小轴后面用麻绳绞一小棍,风轮一动,小棍变击鼓作声。如果风轮在风中不停旋转,则小鼓便不断咚咚作响。
“品”字型架子上,可装二三十个风轮,便有二三十面小鼓。
随风吹动,则一片咚咚鼓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