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话又说回来了,这还真怪不得组织者见钱眼开啊。
人民群众光觉得价钱高了,可他们哪儿知道啊,想出这個高招来挣钱的宁卫民,其实也有他的苦衷。
要说矛盾的心理,宁卫民恐怕比他们还有过之而无不及。
不为别的,就因为他这批货囤过来着实不易,那是付出了极大代价的。
说实话,早从《火烧圆明园》和《垂帘听政》电影杀青时候起,宁卫民就惦记着李导演的剧装和道具了。
1983年,就在天坛北门的坛宫小楼开张时,宁卫民把李导演、刘晓芩一干剧组人员请来捧场,席间就跟李导演提及过此事,打算出一笔钱,把这些服装包圆儿。
他的目的有三。
一是他可以把这些经过严谨历史考究过的,知名演员穿过的精美剧装,配以剧照,作为摆设陈列,放在坛宫或是天坛公园的景点里。
让游客们观赏,来提升饭庄和景点的口碑、名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