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加上乔万林把宁卫民促成此事的功劳夸到了天上,没少在许副区长面前替他美言。
还把街道厂的几身服装,以及赶出来的三个品牌专营店设计草图,让区领导们眼见为实。
于是乎“宁卫民能够顾全大局,实在懂事”的念头,便逐渐在许副区长的心目中成形。
“天桥商场很有可能同时拥有六个时尚服装品牌”的观点,也像蜂蜜对熊的诱惑一样,让重视社会效应更胜于经济肖秀英的区政府领导们没法不心动!
所以最终,区政府领导班子还是统一了意见,作为一种回报和值得尝试的风险投资,给宁卫民开了绿灯。
就这样,宁卫民如愿以偿。
他自己的服装品牌借此登堂入室,终于可以撤出地摊儿的销售渠道了。
转而摇身一变,成为了在重文区最大百货商场里专售的高级服装。
在这个信息有限的年代,只要他把店面装修和人员培训,按照皮尔卡顿的模式复制出来。
老百姓就很容易从感官直觉上认为,他的服装也是国际大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