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秦末,我成为了位面之子

报错
关灯
护眼
第395章 ,经济过热与高速扩张的大汉
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

他们更加认可短平快的项目,关键是这些项目,他们本地的小金库就能支持开动,没有朝廷这个婆婆在上面管着比较自由。

而这波大汉的盛世正好充裕了地方官署的小金库,他们有能力弄这些小项目。

大汉朝廷和地方上的财政分税非常简单粗暴,三七分,七成归朝廷,三成归地方,地方上还有一部分官田作为地方府衙的日常开销,一部分职田作为地方官的俸禄。

当然各個郡的情况也不尽相同,像边境小郡,人少地多,还保留了官田。但像关中,三川郡,陈郡这样人口稠密的郡县,这部分田地就被分光了。

地方上的日常开销和官员的俸禄,都是靠着税收支付。

汉承秦制,徐凡的生活经历也导致他是一个大政府主义者,他比这个时代的人其实更加适应秦朝的大政府。

但徐凡比始皇帝更加实际,他明白庞大的官吏体系对财政消耗的巨大,秦朝就是小马拉大车,结果导致国家都崩溃了。

徐凡对秦吏系统进行了大幅度精简,省去很多压榨百姓的官吏,最基层的村里以自治为主(忽然想到希望国居然还多了大秦的囹圄制度,不愧是集封建时代糟粕大成者),形成了现在的汉吏系统。

当然即便大幅度精简,大汉朝廷的官吏也远远超过了后世的封建王朝,三成的税收只够勉强养活地方上的汉吏。

地方上的汉吏想要上马大工程,像翻修城池,修驰道,轨道,建作坊,都极其依靠大汉朝廷的转移支付,所以这几年大汉的贤者会变得日渐激烈起来了。

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