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生产力的极限与传达法令
,生产力的极限与传达法令
现在大汉农村和后世的情况很像,粮食的产量越来越高,但收入却没有增加,整个天下的人才在增加,但却没有几个留在农村,好不容易有几个人才,却全部留在城市当中发展,农村失血严重,自然也就谈不上很好的发展了。
大汉比后世唯一好的地方就是人均资源量大,后世农户一季粮食收入就是城市一个月的工资,但在大汉人均小地主的情况下,即便粮食在地板价,农户的收入也相当于工匠俸禄的一半,再加上一部分农户可以去城里打短工,大汉大概有一成的农户收入是工匠的七成左右。
至于农户比工匠的收入还要高,这样的事情不是没有,但却是极少数的個例,不具有普遍的代表意义。
商农道:“我农家既然以农命名,就当应该为天下的农户谋取利益。农家子弟更应该深入到农村,解决农户增产不增收的问题。”
徐凡苦笑道:“这是个很难的命题,当初朕以为只要均田地,天下百姓就可以过好日子,甚至可以全部过上中户以上的生活。但现实狠狠打了朕的脸,让朕明白天下大同任重而道远啊,甚至可能朕有生之年都看不到。”
大汉刚开国的时候,徐凡就畅想均田之后,大汉一户农家,年产200石粮食,其中一半上缴税赋和一家人的吃喝,一年可以积累上万钱的财富,按照西汉时期标准,有10万钱家产就可以算是中户的标准,大汉这是妥妥的全民中产。
但很快激烈下降的粮食价格就打了他的脸,天下太平之后,大汉每石百钱的粮食价格快速下降到三十钱,徐凡曾经自不量力想要维持住粮食的价格,但现实依旧打他的脸,他建立的四大粮仓,遍布整个大汉的常平仓没有几年都被粮食挤爆。大汉朝廷还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维持这套仓储系统,道现在朝廷只能勉强维持关中的粮食价格,但也只有50钱。
这两年大汉的农户都不怎么使用鸟粪石,因为鸟粪石的价格比粮食高太多了,太不划算。徐凡本来还担心天下的农户都用鸟粪石,鸟粪石会很快消亡。但现实却告诉他自己想多了,现在大汉的鸟粪石大部分用在价格高适经济作物上,普通的农户根本舍不得花这个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