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诺的猜测是正确的,县衙的案子不多,不是因为天子脚下海清河晏,百姓安居乐业,无冤可申。
更多的原因是百姓对官府有某种恐惧滤镜,一般遇到小的纠纷,要么自己解决,要么忍气吞声,哪怕吃点小亏,也不愿意走进衙门的大门。
别说是在封建王朝了,哪怕是在现代,绝大多数普通人,也没有意识,没有勇气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。
不过今天的情况不一样了。
今天他们不用走进衙门,李诺将衙门搬了出来,就在宽阔的街头办案,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,也消除了百姓对官府的紧张情绪,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排队。
当然,他们所诉的案件,也都不是什么大案。
有相当一部分,都是丢了东西,希望衙门可以帮忙寻找,这种小的失窃案,其实侦破的概率很小,但李诺还是让文书一个个记录下来,万一以后抓到小偷,索回赃物,也可以通知到他们。
真正能现场现办的案子,只有一小部分。
这一小部分,基本上也都是涉及婚姻,经济,土地,财产,这些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民事纠纷,重大的刑事案件一个没有。
李诺并不贪,积少成多的道理他懂,这些小案积聚起来,收获也不逊色刑事重案,每件案子他都亲力亲为,从早忙到晚,连中午饭都是几个包子对付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