把这匕首往鞘里一插——斗榫合缝!
因此这看起来就是毫无破绽的一套剑法,而借由足够出色的蝉部,蝉雀合起来,也能爆发出不匪的力量。
二来,要把蝉部练到家,其实也有一道颇高的门槛。也就是说一般的习剑者,顶多援树破土能学到家,脱壳就开始费劲了,展翅清鸣要学会,工夫就要以年计,而且用不到实战之中,只会以为这两招毫无用处。
至于后两式,能沾些皮毛也就到头了。
——如果根本没察觉到“鞘”的长,自然也不会感受到“剑”的短。说不定在他人看来,蝉部才是怪异,雀部反倒正常。
要看出这个问题,非得立在和撰剑人同样的高度不可。不然即便你将这剑练上十年,哪怕发现了一些端倪,仍然是难得其门而入。
想到这一节,裴液心中忽然涌起一种莫名的熟悉感。
他在头脑中搜寻着这感觉的来源,手上已经开始尝试改变雀部的用劲技巧——这三式剑,应该是越来越快,而且威力越来越大,一剑胜过一剑。绝不应为了威力而做速度上的妥协,如此,才配得上绝妙的蝉部。
裴液静立着,心中努力找着那想象中的感觉,同时身体不停地调整。这项工作比想象中要难,这也在意料之中——如果你真的轻易用出来了,岂不等于随手创造出了和蝉部相同水平的剑术。
裴液自知没这份本事,他只是努力找一下方向而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