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他想的还不是那么明白,杀富济贫完全是出于无奈。
更多的还是碍于年代特性,为了怕坛宫价高惹来报纸非议,物价局不满。
才打算以此作为一种敷衍问题的说辞,一种安抚人心借口。
要论他本心,还是认为这是亏本买卖,与坛宫的消费层次不符合。
甚至还惦记着等有朝一日做出名气,市场放开价格了,他就提价呢。
但现在他意识到自己的想法有问题了,就跟他用搭售的办法卖服装尾货一样。
那些点心小吃其实就是对标的炮灰价,卖便宜点,是大有好处啊。
而且他更在乎的是老爷子随口的几句。
“或许有人吃不了西餐,但没有人吃不了面包、蛋糕和糖果,对不对?”
“连中餐在内也是一样,任何地方的特色饮食到另一地。大菜类需要时间才能为人接受。而小吃类却最容易在异地落地生根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