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两天。在小区门口看见王叔一个人遛狗,李姨骑电动车去买菜。以前总以为老两口该整天黏一起,原来他们六十大寿后就过成这般模样。
上个月,帮王叔修电脑才知道,他和李姨每天早上七点准时说"上班去"。李姨去老年大学学剪纸,王叔去棋社。中午各自回家做饭,饭桌对面坐的是手机里的新闻。
傍晚有时一起散步,多数时候分开活动。李姨常去羽毛球场,王叔回家看球赛。周末才一起出门买菜,走路也隔两米远。邻居都笑话这老两口像合租。
上礼拜,下雨两人才同在一个屋待一天。王叔打游戏,李姨织围巾。晚饭后各自看不同电视剧,直到十点谁都没搭话。
我奶奶前阵子住院,发现病房住着周爷爷和赵奶奶。两人一个在病床看书,一个在走廊练太极。护工说他们结婚四十年了,从来不同房吃饭。
昨天,看见李姨在花坛摆弄月季,王叔蹲旁边修自行车。李姨把剪下的花扔给王叔,他顺手插进阳台水杯,俩人谁都没说话。
展开剩余72%菜市场卖鱼的刘婶说,现在,老年人离婚都是因为太黏糊。她表姐就因整天跟丈夫视频吵架,最后搬到女儿家住。
张爷爷天天去公园钓鱼,老伴在家带重孙。周末才聚餐,吃完了又各干各的。张爷爷说这样挺好,年轻时吵够了。
上周日,路过社区活动室,看见李姨在教剪纸,王叔在隔壁下象棋。工作人员说这是他们报的课程,报班时特意选了对门教室。
王叔前天生日,李姨给他买了新棋盘。晚上两人在家各自看电视,李姨突然说"棋盘放茶几左边",王叔应了声就把棋盘摆好了。
今天早上,又看见两人背对背坐公交。李姨戴着耳机听戏,王叔看报纸。司机喊下站没人抢座位,两人照旧各看各的。
其实吧,很多老人都这样。早市常见老头老太太各自买菜,回家走不同楼梯。楼下收废品大叔说,现在上门收破烂都得跑两遍。
上周,李姨住院做体检,王叔中午去送饭。饭盒放在床头柜,待了五分钟就出去看门诊排队。护士说两人都不让对方陪床。
昨天,王叔李姨约我吃饭,点了三份单人套餐。三人吃了顿饭没聊超过三句的话。李姨结账时说,这样的晚餐他们已经持续三年了。
听说,他们当年结婚时三天没处下来,现在反而能各自忙活。王叔说人老了就像旧拖鞋,舒服就行。李姨补充道:别磨脚就行。
今天,看见老两口在银行办业务,一人办退休金,一人办理财。柜员说他们永远错开时间来。大堂经理说这是最省时间的模式。
其实,我爸妈就是天天拌嘴。上周阿姨就说等退休要去儿子家居住,叔叔直接搬出备用房。两人为这事吵架两天。
上个月同学聚会,有人说父母分开住了。一个去北方看孙子,一个留在南方带孙女。双方老人见面就谈孩子,回家各自住酒店。
最近,发现小区广场舞队也有夫妻。两人分属不同队,在不同场地跳。教练说这样学员更专注。
王叔前天给我看了他们的结婚照,相片里抱在一起的年轻人,现在活成了陌生人似的。李姨说这样挺好,至少不会腻歪。
昨天,王叔李姨又同时出现在超市,李姨买蔬菜区的货,王叔在货架另一头挑零食。收银台分两队排队,结账小票上条形码都不重样。
其实吧,我也不懂婚姻该啥样。但每次看到王叔李姨,就想起他们结婚五十周年纪念那天。俩老头老太太各自坐在公园长椅两端,夕阳底下谁也没说话,可眼神总往对方那头飘。那天我才明白,或许这就是最深的默契吧。
来源:月下悠然吟诗
发布于:江苏省旺牛配资,配资专业门户登录入口,股市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